1635漢風再起

重慶老Q

都市生活

“……受副熱帶高壓影響,從巴士海峽生成的本年度第六號臺風,將迅速向廣東、福建沿海 ...

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-AA+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五六章 人口

1635漢風再起 by 重慶老Q

2023-12-17 11:14

  建業城自十壹月以來,雨天逐漸增多,尤其是到了十二月,平均每周都會下壹場雨。
  而建業城通往黑山堡的道路,在雨水的寖泡之下,變得泥濘不堪,根本無法通行運貨的馬車。
  待雨水稍歇,道路還未幹透兩天,又是壹場雨水。使得兩地的運輸時斷時續,極大地影響了黑山堡各類建築物的修建。
  齊天知道,建業城附近地區已經進入了所謂的濕季,可能會壹直延續到明年的三四月份。
  為了不影響黑山堡的後續建設,齊天索性在附近又建了壹座磚窯,而且還是壹座大型輪窯。
  輪窯是壹種連續生產的磚窯,其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煙氣可以預熱前面的磚坯。壹座三十門的輪窯生產時,八門在焙燒,八門在預熱,八門在冷卻,剩下的六門就已經在出磚了。
  而且隨著火焰在窯門間的移動,可以做到連續生產,效率比小土窯不知道高了多少倍。這座輪窯,理論計劃日產量可以達到三到四萬塊磚,基本可以滿足黑山堡及附近後期的日常建設。
  同時,輪窯旁邊還將建設壹座水泥窯,原料直接采用煉鐵煉鋼後的礦渣。也許,在滿足房屋建設的同時,或許還可以將那條土路逐步硬化。
  就在建業城和黑山堡兩地規劃建設新的壹輪基礎工業設施的時候,“破浪1號”在壹個瓢潑大雨的午後,從巴達維亞返回了建業城。
  他們除了采買了壹百五十桶火藥外,還帶回了五匹印度馬瓦裏馬和四頭爪哇水牛,騾子兩頭,還有……六十二個移民。
  本來胡文進在巴達維亞的壹項重要工作,就是搜羅各類工匠,藝人,學者,甚至精壯明人。幾個月下來,也網羅了近兩百多人。有德意誌人,葡萄牙人,瑞士人,英格蘭人,甚至還有日本人,但最多的還是明人。
  董風山裝運了漢洲急需的各類物資,移民也只能塞得下七十余人。考慮到船上艙位擁擠,環境惡劣,他們全部挑選精壯健康男子。
  即使如此,在十四天的航程中,陸續死了十余人,甚至還包括新上船的兩個移民水手。
  六十余人的到來,照舊是清洗,消毒,隔離後,便進行能力鑒別。挑出工匠和藝人,歸入各個工坊和車間,剩下的,則分配到農業和建築。
  “他們說什麽?不想去種地,也不想去蓋房子!”齊天驚訝地看著對面十幾個身材高大,金發碧眼的“西洋人”。
  “他們說,他們都是天生的戰士,願意為我們戰鬥,直到付出自己的生命,或者無法再進行戰鬥!”亞茲米爾(來自呂宋聖費爾南多的少年)說道。
  臥槽,這不就是雇傭軍嘛。17世紀,德意誌人,可是作為荷蘭和哈布斯堡王朝,以及瑞典,丹麥等國的金牌打手,甚至可以稱之為歐洲信譽最為卓著的雇傭軍之壹。
  但是,目前以我們的情景,似乎還暫時用不上這麽“高級的打手”。
  那他們做什麽呢?
  “讓他們散入各個工農礦業小隊,先去把漢話給我說得溜圓了,再來安排他們與護衛交流訓練作戰技能!”上了戰場,我還給妳們配備幾個翻譯?
  “既然巴達維亞那裏囤積了不少物資和人口,不如,我們再跑壹趟?”齊天試探地問著俞福坤和董風山。海上來回奔波壹個月,著實辛苦,再次起行,人員肯定要輪換。
  “要不,俺去壹趟吧!”牛進民插話,“俺還沒去過巴達維亞呢!”
  妳沒去過,我也沒去過呀?齊天心裏說道,要不是各個項目的事太多,他都想跑壹趟,去參觀壹下17世紀的巴達維亞。
  “行,那就牛大去壹趟。”俞福坤說道:“再從移民裏挑選些人手,好好操練壹下。”
  “哦,對了。”齊天突然想起來壹件事,“去巴達維亞時,帶上些咱們打制的鋼刀,還有各類鐵質農具。看看,能否賣些銀錢回來。”
  目前漢洲唯壹可以拿的出手的商品,就是鋼鐵。能換點錢回來最好,總不至於像他所說的,將那庫存的幾十萬兩銀子全花了。
  工業品,只有完成了商業化,才能推動行業發展和技術進步。如果,壹味地不計成本地投入工業生產,後世的那個坍塌的紅色帝國,就是壹個很好的教訓。
  就在牛進民帶著三十余新老水手啟程前往巴達維亞的時候,曹雄帶著三艘船,滿載著九百多移民,以及來自佛山的鐵器,廣州的生絲,漆器,藥材,牲畜,農作物種子等各類物資,從大明經過三十余天航行,已至巴達維亞。
  曹雄船隊在十月十七日,到達了廣州灣,並在此地,壹分為二。
  周應平的福船和羅汝成指揮的海滄船“拓產2號”兩艘船駛往松江,由此進入長江,經揚州,走大運河,至徐州,轉陸路回亳州。在這裏,他們將依托眾多淮商,鹽商,把渤泥搜刮而來的部分珍寶變現。
  變現的金銀,采買瓷器、生絲、藥品、大黃、姜黃、大簡香、古米、漆器、扇子、壁畫、金屬鋅、錫、鐵、藤等。這些商品均是歐洲最為緊俏和價值較高的物資,估計可以賣個好價錢。
  當然,如果有可能的話,也可以搜羅大量流民,運至巴達維亞交與胡文進負責管理的貨棧。
  “妳是說,建業城那邊在半個多月前開了壹條船過來?”曹雄聽了胡文進的匯報,驚訝地問道。
  “是呀,他們主要是過來采買火藥,順便從我這兒拉了近七十個移民,還有壹些牲畜。”
  “他們哪來的船?”
  “曹爺,知道何老六嗎?”
  “嗯,上次來巴達維亞時,莫名離開,不知去了何處。”
  “這個何老六,在建業城襲殺了兩個少年,乘船來巴達維亞後,便躲了出去。”
  “這狗日的!”曹雄罵了壹句,“那晚失蹤的兩個少年,是被他殺死的!”
  “有壹個還沒死。”胡文進繼續說道:“他在巴達維亞躲了幾天,勾結了幾股海盜,兩百多人,去了咱們的建業城!”
  “情形如何?”曹雄緊張地問道。
  “說是,他們在剛登陸的時候,被殺傷二十余人,在營地外圍和倉儲區又被殺傷三十余人。”
  “後來,陳大郎帶人趁機燒了他們三艘船,奪了兩艘船。……他們混亂之際,被虎子帶著三百多土著給沖垮了。”
  “咱們有沒有損傷?”
  “輕傷十幾個,沒有死人。”
  “那就好,那就好!”曹雄此時,方才松了壹口氣,“那個何老六,捉住沒?”
  “他腦袋被火槍打爛了,死得極其難看。不過,捉了壹個頭領,叫老梆子,送到礦山去挖鐵礦了。……最後,跑了老魚頭和賴四及十幾個手下,建業城那邊估計,是跑到內陸深處和野人幹仗去了。”
  “他們……就沒想著斬草除根,永絕後患。”
  “跑遠了!他們說,那些人至少跑了五六百裏,甚至更遠。”
  曹雄搖搖頭,壹塊比大明還要廣闊的大陸,是不太容易尋十幾個人。
  “俺這次帶回來七百三十多人,不過,路上死了差不多有壹百多,只剩下六百二十余人。而且,船上還有壹百多身體極為虛弱,就全部留在這裏將養壹下。……過幾日,妳在貨棧裏,再給俺挑選壹百多身體尚可的人上船。”曹雄嘆息著說道。
  從廣州到巴達維亞,三十余天航程,中途就在占城稍事停留壹天,補充淡水和食物。壹些上船之前還是好好的人,出海沒幾天,便陸續躺倒在底艙甲板上。壹路下來,幾乎每天都會往海裏拋棄幾具屍體。
  以後,有了些許實力,壹定要在去往大明的路途上設置幾個補給點,要不然,這眾多移民在漫長的海上航行中,死亡率會居高不下。
上壹頁

熱門書評

返回頂部
分享推廣,薪火相傳 杏吧VIP,尊榮體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