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635漢風再起

重慶老Q

都市生活

“……受副熱帶高壓影響,從巴士海峽生成的本年度第六號臺風,將迅速向廣東、福建沿海 ...

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-AA+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壹五零章 大戰起(六)

1635漢風再起 by 重慶老Q

2023-12-17 11:15

  12月1日,博洛領五千八旗甲騎奔至莒州,發現城中四門大開,有此前逃散的清軍士卒正在城裏遊蕩,在大火燃燒過的廢墟中翻檢可用的物資。
  喚來幾名士卒詢問此間情形,卻被告知,莒州是在三天前被明軍攻克,在焚燒了城中積蓄的糧草輜重後,似乎是往西去了。
  博洛聞言,臉色頓時發苦,明軍往西,定然是奔著沂州而去,若是他們攻破沂州,再次焚毀糧草,那麽從萊陽至濟寧壹線近千裏之內,將無有任何補給可以提供給大軍所用。
  博洛哀嘆壹聲,遂派出數路快馬至濰縣和萊陽,壹邊要讓豫親王知曉南路軍所面臨的困境,壹邊準備將屯兵於萊陽和乳山的清軍分批往西北方向撤退,經平度州返回昌邑就食,等待多鐸的下壹步指示。如此安排,也就意味著南路大軍對登萊的攻勢就此瓦解,所有的希望全都寄托在北路大軍的攻勢上。
  安排完壹些善後事宜,博洛懷著壹絲僥幸心理,僅帶兩千騎兵(沿途無有補給,只能攜帶少量騎兵)繼續西行,準備回返沂州,試圖在明軍尚未得手之前,或可以保住那裏的糧草輜重。
  ……
  12月2日夜,掖縣城外清軍大營中燃燒著巨大的火焰,在漆黑的夜色裏,顯得格外耀眼而明亮,數萬人的大營,似乎都被這場大火給驚擾到了,無數的士卒往來奔跑,還有零星的騎兵在火焰中縱馬跳躍,喧囂壹時。
  掖縣及周邊幾個堡壘對此顯得異常謹慎,近半數官兵被動員,全神戒備。另外,按照事先約定,清軍大營火起時,掖縣西側的“丙字堡”將偷偷打開城門,讓三千余反正明軍入城。
  然而,當楊承祖帶著部隊偷渡南陽河,潛行至“丙字堡”時,卻發現城門依舊緊閉著,而且城頭守軍任憑楊承祖如何解說,拒不開門,讓其等至天明時分,再行入城。
  這如何使得,若是到了天明,清軍見楊承祖部脫離營寨,必然警覺,肯定會派兵來攻。那他們這三千余人,夾在堡壘和清軍之間,就算不被清軍屠戮殆盡,也會被城頭守軍的無差別攻擊,而損失慘重。
  清軍在登萊南邊幾個州縣城鎮實施的屠殺行徑,已經漸漸傳到掖縣官兵耳中,深知在面對建奴的洶湧攻勢面前,是根本無法妥協投降,更不能讓其攻入城中,否則,所有軍民必然會遭到膠州、即墨、萊陽等地的厄運。
  即使,楊承祖部是真的降順大明,復歸朝廷,但掖縣城守軍依舊不敢大意,堅持要等待至天明,確認清軍大營中的那場大火,是否真的焚毀了糧草,同時,也會對降順的楊承祖部官兵進行壹番甄別,避免被敵所趁。
  可能是受不了城下楊承祖等降將的苦苦哀求,“丙字堡”守軍從城頭放了十幾個吊籃下來,讓城下所有官兵全部解下兵甲,分置他處,然後乘坐其中,由城頭守軍將他們逐壹拉上來。
  楊承祖頓時變色,解甲棄刃,而且還是乘坐吊籃逐壹被吊上城頭,那豈不是所有人都在城中守軍的控制之中,並且還沒有壹絲反抗之力。
  可是,看到城頭守軍隱然準備好的弓弩、滾木和油鍋,大有不尊從命令行事就要對他們動手的架勢。楊承祖心中哀嘆壹聲,如今騎虎難下,唯有從命,遂解下甲胄和兵刃,領著幾個心腹親兵率先跨入吊籃之中。
  受命監視楊承祖的八旗參領巴圖等人,遲疑良久,亦解下兵甲,但懷揣短刃,坐入吊籃,被守軍壹壹拉上城頭。
  “楊將軍,此番歸附我大明,算是回頭是岸,且功在千秋!”周繼佐似笑非笑地看著楊承祖等人,“但此種行徑,將軍可謂是犧牲太大!妳等家眷親人,恐怕此時仍在建奴手中吧。與此何感呀?”
  “舍家為國,忠於王事,興復大明,如此而已。”楊承祖沈聲說道。
  “將軍真乃我大明忠貞義士!”周繼佐贊嘆壹句。
  “這位將軍,如此將我部將士逐壹以吊籃墜上城頭,恐壹夜之內,也無法將三千官兵盡數引入城中。待天明後,清軍必然來攻,我們總不至於讓忠心歸明的將士任其慘死於城下吧?”
  “不需要全部以吊籃墜上城頭。”周繼佐搖頭說道:“待城下貴部官兵不足千人後,只要解除衣甲兵仗後,即可打開城門放其進入。”
  “……”楊承祖愕然,城中守軍竟然如此謹慎,此行,恐有不測之舉呀。
  “這位將軍,此乃何意?”在城頭火把的照映之下,楊承祖突然發現,那些被吊墜上城頭的部下,全部被摁倒在地,以繩索捆綁,其中有十幾名兵將在掙紮之下,還遭到守軍的踢打並被強行制服。所有士兵在被捆綁之後,排成壹串,被押至城中某處。
  “楊將軍,非常之時,不得不如此為之,勿要多心。”周繼佐擺擺手說道:“待天明後,我部仔細甄別壹番,確無危險,自然會好生款待貴部將士。”
  楊承祖聽罷,心中生起壹絲懼意,若要待天明之後,混入部伍當中的八旗甲兵被城中守軍窺破,那麽對方自然會識破他們的詐降之計,自己連同三千部伍,也會被對方屠戮壹空。
  “……不滿這位將軍,末將此來,乃是受大清……,哦,不,是受建奴所命,前來詐降。”楊承祖突然跪倒在周繼佐面前,哀聲說道:“但末將感念大明之恩,受永初陛下之召,不甘受建奴擺布和挾制,遂假意詐降,而做真心歸附大明之舉。……請將軍明鑒!”
  話音剛落,城頭幾名守軍士卒立刻舉兵刃將楊承祖等人圍了起來,只待壹聲令下,就將其亂刃分屍。
  隨在楊承祖身後的幾名心腹將領和親兵見狀,也跟著跪倒在地,俯首乞命。
  不遠的幾名八旗甲兵見此情形,知道事發,遂奮力掙脫幾名守軍的束縛,從懷中掏出短刃,揉身向前,就要襲擊附近幾個士卒。
  “瞧見沒?”周繼佐滿臉笑意地說道:“我就說嘛,楊將軍乃我大明忠貞之士,斷然不是假降,必然是要壹意歸附大明。那就有勞楊將軍給城下的部屬喊壹聲,全部解甲棄刃,壹個個從下面爬上來吧。”
  幾名八旗甲兵的臨死慘叫聲,讓楊承祖等人心驚肉跳,如今詐降被守軍已然識破,再做無謂抵抗,已沒有任何意義,隨即探出城頭,命令部屬全部解除甲仗,從城頭墜下去的繩索、吊籃中,攀爬至城頭。隨後,登城的官兵被壹壹捆縛,押至城中,然後等待未知的命運安排。
  及至天明,掖縣“丙字堡”守軍將十余名八旗甲兵的人頭拋出城外,然後又在城頭盡情地嘲笑建奴的愚蠢和無能。
  多鐸惱羞成怒之際,遂命漢軍發動壹次規模巨大的攻城行動,但在掖縣主城和數個堡壘火炮和弓弩的交叉打擊下,讓漢軍數度潰敗,遺屍兩千余,不得不收兵回營。
  多鐸將所有漢軍將領召集於主帳之中,把楊承祖交於他的招降詔書擲於地上,疾言厲色地詢問,在座諸將是否也有收到此類永初偽帝頒發的招降詔書。
  面對多鐸的逼問,所有漢軍將領哪敢承認會有此種事情發生,均矢口否認,從未收到永初偽帝發來的所謂招降詔書,而且還再次重申了對我大清的忠勇之心。
  多鐸狐疑之余,卻也不敢在未有確切證據的情況下,將所有漢軍將領盡數處置,攻城略地,打仗拼命,還需多加利用這些漢軍,否則,我八旗部伍何等金貴,可不能輕易損失了。
  在早間時,繞道山間去攻招遠的拜音圖回報,明軍憑借堅固城防和左近老界河之利,頑強阻擊清軍推進,非紅衣大炮而不能克此城。
  多鐸頓時惱怒萬分,如今我大清不論是八旗精銳,還是普通漢軍部伍,竟然在沒有紅衣大炮的情況下,都變得不會攻城了。問題是,若要將火炮通過山間道路,經平度州,繞萊陽城,再給妳送到招遠城下,黃花菜都涼了。
  這登萊,怎的如此難打!
  就在多鐸頓兵於掖縣城下,壹籌莫展時,壹份從後方濰縣傳來的急報,更是讓他如墜冰窟,通體冰涼。
  明軍於日照縣突然登陸,擊潰南路軍的留守後路部隊,破莒州,攻沂州,博洛的南路大軍糧道已然被斷,難以繼續維持攻勢,請命允其將部隊盡數通過平度州撤往昌邑、濰縣就食,否則,大軍因斷糧,恐有潰散之危。
  尼瑪的,我北路大軍數萬人,糧草供應本來都已經很緊張了,妳南路大軍數萬人再湧過來,這哪裏還夠維持?
  權衡再三後,多鐸遂命北路大軍陸續後撤,另外派快馬通知仍在山區谷道中伺機攻招遠的拜音圖部經平度州,撤往濰縣。
  同時,急令維持北路大軍糧道的李率泰速解糧草至濰縣、昌邑,以供大軍所需。
  12月5日,清軍北路大軍撤至濰河,在此與萊陽撤回的部分南路大軍匯合,隨後花費數天時間,渡過濰河,於濰縣休整。雖然多鐸對於撤軍回返,沒有任何言語,但八旗諸部和漢軍官兵卻在私下討論,壹個月前轟轟烈烈開始的登萊之戰,恐就此草草收場了。
  雖然,我大清十余萬兵馬,兵分兩路,在很短的時間裏,就殺到了登萊腹地,占領州縣城池數十座,屠滅軍民十余萬,但所有人都明白,此次征伐,我大清未能盡全功,不僅喪師壹萬余,還白白耗費了大量的錢糧物資,於登萊永初小朝廷也未形成更大的打擊。
  更糟糕的是,清軍主力撤離江浙、福建、江西,南直隸等地後,使得上述地區形勢迅速惡化。
  福建鄭芝龍反攻浙南,水陸並進,復奪溫州,斬叛降總兵陳俸,隨後進逼臺州,窺視寧波。
  嘉興、常州、無錫、太平(今馬鞍山壹帶)、泰州、淮安、徐州等數十府縣州城,或不堪清軍壓榨,或反對剃發易服,趁清軍主力北調山東之際,紛紛驅逐、擊殺清廷委派官員和降軍,並遙尊永初朝廷,恢復大明統治。
  總督五省軍務大學士洪承疇急報北京,請調八旗主力盡速南下,彈壓各地反抗,穩定江南形勢。
  若江淮、江南持續糜爛,朝廷恐失賦稅糧秣重要來源,或可動搖我大清定鼎天下和維持統治之基礎。
上壹頁

熱門書評

返回頂部
分享推廣,薪火相傳 杏吧VIP,尊榮體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