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稍候...关闭

唐謀天下

青葉7

歷史軍事

  九轉十世,投胎皇家。   命運給了他壹個尊貴無比的太子身份,也給了他壹個殘酷 ...

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-AA+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892章 興慶宮

唐謀天下 by 青葉7

2018-8-27 20:54

  金錢可以衍生出很多很多種類的新鮮事物,戰爭也同樣有這樣的功能,能夠在人類的進步發展史上,為人類的發展作出巨大的貢獻的同時,也給人類帶來無盡的傷痛。
  凡事都不是絕對的,就像戰爭在發展科技的同時,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傷害。金錢在使人類進步的同時,也同樣給人類帶來巨大的傷害,甚至比戰爭更為殘酷。
  在人類的進步歷史中,特別是在近代工業史上,人類飛速的發展前進,我們只看到了對人類利大於弊的產物,但卻忽視了更多由歐洲、西方國家研制出來的,對人類完全沒有利益的產物。
  如今所謂西方的禮儀在中國大行其道,而我們華夏民族留下來的禮儀,在浩瀚如煙的歷史中,卻是被慢慢的遺忘,被封存在了歷史的河流當中。
  這並不能夠證明西方的禮儀就有多麽的尊貴,或者是多麽的適合華夏民族,而是因為,華夏民族的禮儀在與西方禮儀的並存中,我們的禮儀,永遠是把人的思想跟靈魂捆綁在壹起,從而使禮儀並非是個人素質的體現,而是壹種他人意誌的枷鎖,套在了我們的身上。
  以別人的意誌為載體,以他人壹番解釋來當成我們自身的素質與禮儀,顯然,在歷史的長河裏,想要永遠的流傳下去,難度比起西方的個人素質禮節,有著巨大的差距。
  同樣,當歐洲文明在飛速發展的過程中,他們敢於探索、勇於創新、不怕失敗的品質,讓他們在擁有了巨大的財富同時,創造出了更多有利於人類的科技。
  而反觀整個華夏民族,在所謂讓國人自豪的四大發明後,我們能夠拿得出手的還有什麽?何況,就算是四大發明這個說法,竟然還是由英國人艾約瑟提出,後被中國歷史學家常用。
  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河流中,平均下來壹千年才能出現壹種可以影響世界的發明,這種算法顯然是不合理的,也是極其荒謬的。
  但更令我們感到悲哀的是,在我們壹直口口聲稱的四大發明是由英國人先提出的時候,我們卻還能想起華夏民族的傳統中提出來的:四大美女、四大名著、四書五經等等。
  從中我們也可以發現,財富的富裕是人類科技進步的基礎,但眾多的因素當中,禮與德卻是桎梏我們創造發明的重要原因。
  先人們把能夠開創出來的腦洞,以及心思全部用在了禮與德,名與利,以及對人性的控制與奴役上,文人士子對奇技淫巧、商賈工匠從來都是不屑壹顧,如此的傳統與社會道德背景下,能夠出現四大發明,在李弘看來也是挺驚險的壹件事情。(不好意思,沒剎住,差點兒忘了是在幹嘛了。)
  “宜將剩勇追窮寇,不可沽名學霸王。天若有情天亦老,人間正道是滄桑。確定這是他新作的詩賦?”武媚在興慶宮的主殿,壹邊念叨著傳入宮裏的這首詩,壹邊問著旁邊的太監汪樓。
  “是陛下新作的,就在京兆府門口準備登車時所做,但陛下說這是壹位讓他敬佩的大賢的詩,陛下不過是引用,並非陛下所做。”汪樓進壹步解釋著詳情。
  坐在躺椅上半天不吭聲的太上皇李治,在心裏默念了幾遍這首詩後,才開口說道:“懲治的方式倒是別致新穎,竟然禁止人家用跟他、太乙城以及國子監有關的所用的物品,如此壹來,恐怕……呵呵,那蘇瑰跟杜審言,以及那崔融,如今家裏恐怕已經是家徒四壁了吧?”
  “家徒四壁倒是不至於,即便是壹些東西可有替代品,但這些年更多的物件在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後,再想要棄之不用,恐怕這才是難事兒。李弘想要通過這件事兒,提醒、敲打那些依然不死心的五姓七望跟壹些士子文人啊,只是這樣壹來,實在權衡不出此事兒對李弘到底是利大於弊,還是弊大於利。”武媚嘆口氣,李弘與五姓七望為首的傳統勢力鬥了這麽多年,卻總是無法把這些人全部懾服了。
  不得不說,比起沙場上的堅決跟果斷,冷酷與無情,在官場上,在階級的鬥爭中,李弘顯然也沒有更好的辦法,在這壹二十年內,徹底的消除五姓七望的影響力。
  “而且這都多少年沒有聽到過他賦詩了,這次怎麽會突然間做出這麽壹首詩賦來呢?何況,我總覺得,好像這首詩並不完整,是不是還有上半闕沒有說出來呢?”武媚轉頭,看了壹眼蒼老的李治,如今雖說禪位已經五年之久,但折磨著他的眩暈癥,並沒有離他而去,這些時日,總是時不時的會突發。
  “當了大唐的皇帝,自然是把精力都放在國策、政務上了,如果還有心思吟詩作賦,那跟昏君又有何異樣?不做詩挺好,好好的當他的皇帝,治理這大唐江山就是了。”李治有些頭疼的閉著眼睛,身後的宮女正在給按摩著太陽穴。
  “回陛下,這首詩賦這幾日已經在朝堂傳開了,宜將剩勇追窮寇這半句詩,則是被朝臣們議論最多的。”
  “這有什麽好議論的?李弘與他們鬥了這麽多年,為了彰顯大唐的自由,所以並未對他們痛下殺手,何況如今番邦異域,還指望著他們幫助李弘進壹步擴大大唐的影響力,所以啊,李弘把他們比做窮寇,怕是更是作為壹種警告的意味了,至於蘇瑰等人,只能說倒黴了。”武媚在李治跟前坐下,握著李治的手分析道。
  “不能棄用還得打壓,但天下文人可是最為難以管理的,算了,等壹會兒他過來,妳替朕問問他,到底怎麽想的。”李治另外壹只手,按在武媚的手背上說道。
  “今日朝堂之上,陛下還曾當著朝臣的面,再壹次把這首詩念了壹遍……”汪樓看著和諧安靜的太上皇跟皇太後今日心情都不錯,於是便開始講著壹些朝堂趣事兒。
  “又自己誇自己了?”果不其然,聽到汪樓的學舌後,武媚轉頭便問道。
  而且就連壹直閉著眼睛養神的太上皇,也是睜開了眼睛,想聽聽李弘又當著朝臣如何誇自己了。
  “陛下今日在早朝後,對眾臣說道:朕是當皇帝裏最會做詩的,做詩的裏面最會當皇帝的明君……”
  “哎呀……真是大言不慚啊,這種臉皮厚的人,真是壹點兒法子也沒有……”
  “兒臣拜見父皇、拜見母後。”
  就在武媚正與李治、汪樓閑聊時,某人的聲音從外面響了起來,而後便是壹陣陣宮女、太監齊聲見禮的聲音。
  三十有二的李弘按照這個時代的人們對歲數的稱呼,已經是進入了中年,但下巴的胡須卻是從來不曾留長過,不像是當今的唐人壹樣,很喜歡把下巴的胡須留的長長的。
  但高大的身型,以及那自從當了皇帝後,依然不忘鍛煉的軀體,顯得還是那麽英武矯健,雖然是壹身便服在身,但仍然是掩蓋不住如今身上日見增多的帝王之氣。
  “喲,這是什麽風把妳給吹過來了?”武媚斜了李弘壹眼,淡淡地說道。
  而太上皇則是聽到聲音後,立刻把眼睛緊緊的閉上,再壹次開始假寐或者是閉目養神起來了。
  “父皇還在午睡嗎?我……”李弘指了指身後的門口,繼續說道:“問宮女說父皇已經醒了啊,所以兒臣才鬥膽敢進來拜見父皇跟母後的。”
  “妳有什麽事兒嗎?”李治閉著眼睛,但自從禪位後,加上皇太後平日裏給他關於李弘的種種行為分析,讓他現在比當初對自己的兒子是更加的了解。
  而且,耳邊還傳來他兒子那“擡進來,都拿進來的”的話語,更讓李治覺得,這貨肯定是有所求,不然的話,他絕對不會親自帶著東西過來看望自己跟皇太後的。
  這麽多年了,這還是頭壹回大唐皇帝親自帶著禮物來到興慶宮的,平日裏要麽是裴婉瑩,要麽是白純,或者是其他人過來看望時,會帶著禮物,但李弘還是頭壹次。
  所以此時此刻,無論是李治還是武媚,看著某人都有壹種黃鼠狼給雞拜年的感覺。
  “沒什麽事兒,兒臣就是過來看看,這些物件,正好是今日朝堂之上,異域番邦的使臣拜見兒臣送來的,所以兒臣片刻不敢耽擱,就都給您跟母後送過來了。”李弘指了指擺滿了好幾排的大箱子、小箱子,以及那些金銀珠玉的大型器物說道。
  畢竟是來借錢的,要是空著手來,李弘敢保證,自己從龍媽這裏壹紋錢都借不到,甚至還會被雞毛撣子追打著,狼狽的逃出去,所以想了想自己來此的目的,最後只好破天荒的硬著頭皮,帶了眾多的東西過來獻殷勤。
  當然,龍媽那不屑的眼神,嘲諷的神情,李弘就當作沒看見,總之,今日來此的目的,就是太上皇跟皇太後怎麽對自己都行,但只要願意借錢給自己。
  “沒什麽事兒?這壹箱箱的東西,妳會白送?還是說這壹箱箱的,都是妳從那蘇瑰、杜審言、崔融的家裏搜出來的,沒地方放了,放到我這老太婆這裏來了?”武媚顯然不會相信李弘的說辭,自己生的兒子到底什麽德行,她比誰都清楚。
  “這麽說……父皇跟母後都知道了?這幾日因為蘇瑰等人的事情,如今壹些五姓七望或者是文人雅士,已經開始打算也拒絕再用跟兒臣、太乙城、國子監壹切有關聯的東西了,您知道嗎?兒臣聽到這件事情後,可是興奮的整宿整宿沒睡呢。”李弘拉過壹把椅子,想要靠近壹些龍爹跟龍媽說話,但中途卻被壹根雞毛撣子抵在了胸前前進不得半步再。
上壹頁

熱門書評

返回頂部
分享推廣,薪火相傳 杏吧VIP,尊榮體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