終宋

怪誕的表哥

歷史軍事

這是壹間牢房,關了三個人。
壹縷微光從高墻上的小小氣窗透進來,昏暗中,能看 ...

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-AA+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五百九十章 逃之夭夭

終宋 by 怪誕的表哥

2023-12-24 21:56

  趙禥的儀駕在重重護衛之中向大內宮城行去。
  全永堅轉頭看了壹眼,離開了忠王府,轉回全府。
  他穿過前庭,看到壹中年婢女站在那恭候,於是向她點了點頭。
  這婢女名叫“蓮娘”,是全玖最近收在身邊伺候的近侍……賈似道送來的。
  “進廳說吧。”
  “是,大郎不必對奴婢如此客氣。”蓮娘道:“奴婢來守著門。”
  “呵呵。”全永堅進了廳,道:“忠王答應將事情栽到葉夢鼎等人頭上了,他原來不傻……哦,原來很聰慧。”
  “兄長這便認為是聰慧了。”全玖低頭繡花,柔聲道:“那大哥真是……”
  她後半句話卻又不說了。
  全永堅想了想,也知道又是在罵他,臉壹板,低叱道:“父親走後,妳越來越沒大家閨秀的教養了。”
  “忠王承認被李瑕誆騙了?”
  “沒有,他從頭到尾都沒提過李瑕……”
  站在門邊的蓮娘壹邊掃視著庭院,壹邊聽廳內兄妹二人低語,待到全永堅將事情從頭到尾說完,她轉身行了個萬福。
  “九姐兒,奴婢出門去買些白布回來嗎?”
  全玖點點頭,吩咐道:“讓門子駕車送妳去。”
  “謝九姐兒體諒奴婢。”
  這壹主壹婢端莊溫婉地對答過,蓮娘出了門,上了驢車,采買了布匹。
  很快,布店掌櫃便將消息送到了廖瑩中手裏。
  ……
  “忠王殿下還是聰明的。”
  “看和誰比。”賈似道淡淡道:“與全永堅比,那真是聰明的。”
  “只怕殿下還是相信李瑕?”
  賈似道不耐煩地指了指廖瑩中,再次強調道:“別被迷霧晃了眼,看清楚官家要什麽。官家要血脈承系,那誰都別提殿下的身世,別提,別給官家招煩心事。只要把壹切推到葉夢鼎頭上,是葉夢鼎與李瑕合謀,與殿下無關,這就夠了。”
  廖瑩中道:“可殿下似乎還以為他是李墉的……”
  “他不在乎,懂嗎?我也不在乎,那就是李瑕壹個謊言。而李瑕、葉夢鼎壹死,萬事無憂。為什麽連殿下都明白的道理,妳這麽聰明的人還在想?”
  賈似道話到這裏,雙手壹揮。
  “拋掉繁枝,看根,看官家要什麽、看殿下要什麽、看我們要什麽。”
  廖瑩中閉上眼,甩了甩頭,似乎要將局勢中的迷霧甩開。
  化繁為簡。
  “官家的心思……”
  “對,這才是關鍵。”
  “官家之前沒查到是李瑕殺了榮王,壹直以為是四郡主所為,故而才繼續用李瑕。”
  “並非無人可用,李曾伯、呂氏兄弟、高達、李庭玉等等,有太多人可用,但牽壹發而動全身,官家不願費這個力氣。”
  “現在不同了,證明榮王是李瑕所殺,官家必殺李瑕,不願費力換蜀帥也得費力。”
  賈似道笑了笑,他最清楚趙昀心裏最重要的人是誰。
  瑞國公主、慈憲夫人、榮王、忠王、全氏,之後才是大宋宗室,是皇親。
  再之後是他賈似道這樣的,是國戚。
  這些,都是趙昀的親人。
  李瑕是誰?外臣。
  “外臣敢弒殺皇親,必死。”
  廖瑩中緩緩道:“但顧慮到慈憲夫人,顧慮到事態與社稷體面,官家決不會將事情擺在明面上,只會在暗中殺了李瑕。”
  “此事必然不露聲色,李瑕之死因為何呢?回程路上染病而亡。”
  “阿郎壹舉三得也,既除李瑕,又除葉夢鼎,還能借此贏得忠王信任。”
  廖瑩中話到這裏,又想起壹事。
  “對了,董大官傳回消息,季修儀已接了唐安安入宮。”
  “敢背叛我?讓這言而無信的小女子長長見識。”
  這不過是樁小事,賈似道又仔細想了壹遍,唯壹的擔心已僅剩李瑕狗急跳墻,如刺殺趙與芮壹般……
  “安排下去,李瑕死之前,加強全城與大內戒備,莫讓人知道我去了何處。”
  賈似道說著,親自褪下他那紫色官袍,換上壹身布衣。
  “呵,膽魄?玉石俱焚?焚給我看看……”
  ……
  吳山,李府。
  顧奕大步穿過庭院,轉頭四看,眉頭深深皺起。
  過了壹會,何仲景領著人快步走來。
  “不好了。”
  “我知道,這邊說吧。”顧奕走了幾步,低聲道:“李瑕得到風聲逃了。”
  “真棄官了?”
  “不棄官?他晚壹步走,我們必要他性命……多年未遇到如此警覺的兔子了。”
  何仲景不敢相信,再次四下壹掃,低聲道:“他從川蜀帶來的護衛也全不見了,這必是壹開始就存了叛逆之心,否則不可能做到。”
  “是,過了年才二十歲,竟如此居心叵測,誰能想到。”
  “該死,他要投蒙古,封鎖城門吧?”
  “陛下再三叮囑,不可聲張。”顧奕沈吟道:“這樣,妳先去回稟陛下,李瑕帶回朝的皆是心腹,此人已有叛心,請旨以謀逆大罪追捕。”
  “妳瘋了?想把事情鬧到多大?”
  “不然呢?他帶了三百人回朝,也許此刻就在市泊司那幾艘大船上準備叛逃。”
  何仲景壓著聲音道:“萬壹他沒這般想,反而被我們逼反了,擔不起。”
  顧奕道:“據實回稟,由陛下考慮吧……至少,加強宮城守備。”
  “好,妳去哪?”
  顧奕臉色沈重,道:“我去市泊司查查他的船……”
  ……
  “李節帥?”
  壹個時辰後,候潮門上,守城的校將擡手壹指錢塘江,道:“就剛才,李節帥的船已出了城門,順錢塘江而下了。”
  “什麽?”
  顧奕先是去了市泊司壹趟,耽誤了些許工夫,不由又是眉頭壹皺。
  “妳確定?”
  “那麽大的三艘船,怎能不確定?對了,都知請看,這是出城的文牘,李節帥奉旨回鎮川蜀……沒錯,文牘俱全。”
  顧奕大步走向城墻,瞇著眼向東望去,只見錢塘江上船只絡繹不絕。
  夕陽如血。
  遠遠的,三艘大船上旗幟飛舞,漸漸消逝在畫面裏。
  再望向北岸的觀潮臺,還能看到有女子揮舞著手帕,哭喊著“李節帥”。
  壹切都顯得那樣平靜。
  李瑕逃了。
  在皇城司奉旨擒殺他之前,竟這般逃出了臨安。
  顧奕不知如何是好,陛下新的旨意還未到。
  他只能揣測著,李瑕下壹步會如何。
  回川蜀?
  不可能,走錢塘江水路,順流入海之後,只能從華亭入長江,溯長江而上。
  到時,朝廷必已派重兵封鎖長江,同時還會遣大將入蜀鎮定局勢。
  李瑕敢回蜀,必然活不成。
  那只有投降蒙古這壹條出路了……
  顧奕閉上眼,知道此事壹旦傳開,便是朝野沸騰。
  陛下又要大發雷霆了,本是暗殺了李瑕就能解決,如今鬧到如此地步。
  他想了許久,等他再睜開眼,卻發現西邊的殘陽已完全沈進群山之中,天色已暗,入了夜……
  身後有腳步響起。
  何仲景提著壹桿燈籠趕過來。
  顧奕壹瞥,見是宮城的燈籠。
  “見過陛下了。”
  “匆匆做了稟報,陛下還在考慮。李瑕人呢?”
  “走了。”顧奕指了指月光下的錢塘江。
  “真走了?”
  顧奕開口,卻遲疑了壹下,喃喃道:“真走了嗎?”
  ……
  鳳凰山,宮城之外西北方向,上教場。
  壹排排火把亮起。
  “動作快!今日增守宮城,都他娘給老子列隊……”
  遠處的道路上,楊鎮聽著這呼喝聲,大口嚼著嘴裏的驢肉火燒,暗罵不已。
  他本來都打算好要去青樓飲酒了,將軍卻偏要將他這個沒實職的勛官喊回來,沒來由讓人煩燥。
  “籲!”
  馬車忽然停下。
  楊鎮轉頭壹看,罵道:“還沒到呢,叫我走過去不成?”
  “六郎,有人擋道。”
  “這裏還能堵了?”
  楊鎮掀簾壹看,奇道:“咦,妳怎麽過來了?”
  “沒答應定藩去功德寺,心裏過意不去,來賠個罪。”
  “哈哈,沒去功德寺了,沒去了。”楊鎮忙不叠擡手便招了招,道:“我楊定藩哪有那般小家子氣?來,今夜陪我投壺……”
上壹頁

熱門書評

返回頂部
分享推廣,薪火相傳 杏吧VIP,尊榮體驗